•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那些曾经的“毒药”,这一次轮到了《王者荣耀》
  • 那些曾经的“毒药”,这一次轮到了《王者荣耀》

  • 发布时间:2017-06-30 16:42:46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 4.09K
  •   那些曾经的“毒药”

      曾经,一本名为《斗破苍穹》的网络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给这本书带来了一亿六千万的点击量,也让其作者天蚕土豆踏入年收入过千万的作家行列。当时,无数未成年人痴迷于本书之中无法自拔,而这本书,甚至整个小说届,也都被盖上“毒品”的标签。但是也有一条出人意料的新闻:在国外,一位曾经的海外“瘾君子”因为迷上了本书没空吸毒而戒毒。于是问题来了:这究竟是“毒药”还是解药?

      另外一个似乎很普遍的案例与情景:一位母亲,她读高中的儿子酷爱打篮球,每天都想在篮球场上多呆一会。而这位母亲只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给孩子规定每天只能玩半个小时,但是孩子经常超过时间。即使不打篮球,他在球场边看一会也好。有很多次,这位母亲从球场上把他的孩子强心拖回家学习。母子二人为此经常闹口角,而这位母亲,每当提起篮球,就咬牙切齿,仿佛他的孩子,在吸食一种叫“篮球”的毒药。

      移动互联网时代,《王者荣耀》凭借强大影响力,成为了新一代的国民游戏。但也因为这样,未成年人痴迷于《王者荣耀》的新闻不绝于耳——家长噗之以鼻,网络上不断有人表示对游戏的深恶痛绝,而《王者荣耀》作为现在最流行的游戏,则成为了最佳抨击对象。

      业精于勤荒于嬉:游戏乃人之天性,如何寓教于乐须把握有度

      人之本性,本就是追逐享乐。对压力过重的学习,孩子也想有一片与现实平行的空间,从原来的捉迷藏,丢手绢,到近代的足球篮球,再到如今时代的电脑手机游戏。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游戏随着发展而更迭,现在属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则是《王者荣耀》。

      2017年高考落下帷幕,各地高考状元纷纷出炉。而有几个高考状元也“火了”:他们表示,

      游戏是他们解压的一种方式。

      寒窗苦读十数年,胜败只在一夕间。为什么同样喜欢《王者荣耀》,结果走向可能却大相庭径?这也许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究其本质,《王者荣耀》是一款游戏,和打篮球、捉迷藏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作为一个程序,他更复杂,也许也更有趣,而在某些纬度上,它甚至是广义学习的一部分——

      1、从智力开发的角度来说:在玩《王者荣耀》的过程中,为了战胜对手,玩家经常需要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孩子必须要根据各种情况分析,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真实的尝试了一次自主思考,孩子的智力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2、从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来说:在玩《王者荣耀》的时间里,孩子们必须承担自己所必须承担的角色属性。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和人交流,布置战术。稍加引导,这对孩子对责任的自我认知,对和朋友的沟通交流,都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机会。

      《王者荣耀》是毒药还是解药,答案在你手中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腾讯和广大家长对于对未成年人的关心方向是一样的。其中的一个核心事实是腾讯出台守护成长平台,对于家长对孩子的监管,作出了推动。

      2017年2月16日,腾讯公司在文化部的指导下,正式推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之“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的系列服务,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进行引导,这是当前国内互联网游戏行业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系统解决方案。

      家长关联孩子的QQ和微信,对孩子玩腾讯游戏有管理权限

      对孩子玩游戏的记录一目了然

      此外,《王者荣耀》在游戏里上线了名为“历史上的Ta”这样的一个栏目,腾讯推出了传统

      文化衍生节目——《王者历史课》,这些都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

      而在另一家游戏产业媒体游戏葡萄对此事件报道的评论当中,我们也发现了引起了更多人对于这样话题的深思与讨论:

      ——“即使没有《王者荣耀》,有些人的人生轨迹该怎么走还是会怎么走。人格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家教。”

      ——“问题不在于本身而又在本身,游戏没有错,错在木秀于林。”

      ——“如果客观上来说,游戏公司如果已经做出了对低龄化玩家的保护措施,但还是发生事故,那么是否还是依旧怪罪于游戏而不是去思考是否是教育者和家长们并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导?……游戏职业化在今天已经可以创造足够高的GDP,其产业链也在逐渐增大,但可惜的是,社会对这个产业的看法,可能还停留在5年,甚至10年之前。”

      而也有人指出,《王者荣耀》之中存排位攀比,以及游戏内的骂人现象,确实需要正视。而笔者也认同,游戏如同一个社会大熔炉,除了解决技术等问题,开发者甚至还需要从游戏以外的更高层次去思考与制定更完善规则与对应措施,以解决社会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

      新生代更愿意通过一种娱乐向的方式去获取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一点无庸置疑。新生事物对于好奇心爆棚的少年的吸引力则会是只增不减,如果家长对于新生事物如果一味的杜绝,那么随后孩子所经历的叛逆期更是会将这种家庭矛盾推入死循环。

      看待整个事情,追根溯底,游戏或许可能还不是孩子逃避学习的根本原因,而如何使孩子健康成长,这需要各方共同的推动。游戏究竟是不是“毒药”?放大到社会视角聚焦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除了游戏厂商,也许还需要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个家庭、整个社会一起带着虔诚与开放性的心态来深刻讨论、头脑风暴,然后再一起来好好回答。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多的正向能量。心怀虔诚,没有过不去的坎。

    上一篇:欧派橱柜揭秘高晓攀,收放自如靠的还是硬功夫
    下一篇:最后一页
  • 网罗天下
  • 那些曾经的“毒药”,这一次轮
  • 欧派橱柜揭秘高晓攀,收放自如
  • COOL到刷屏的棉麻潮流,来自海
  • 恶意攻击小牛分期反遭怼 新规
  • 从劳资纠纷到分期兴衰,自媒体
  • 第十二届中国滑雪产业高峰论坛
  • 第三届“校园创新传播工场(I
  • 电竞“陪玩”每小时收费200元
  • 2017TNF100北京国际越野跑挑战
  • 脉讯发布互联网传播管理白皮书
  •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汽车 | 时尚 | 房产 | 健康 | 数码 |
  • Copyright @ 2012 http://www.line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冀ICP备10016941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